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阜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阜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标题: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信息来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有效性: 有效
成文日期: 2024-08-20 发布日期: 2024-08-20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0 08:53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刘昌俊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全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常态化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每年动态调整全市行政许可事项等4个清单,实现权责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强化全市政法机关担当作为持续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试行推动涉企行政执法评估制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市直部门1899个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全流程闭环管理、实质运行。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动态调整网办事项12.2万个,累计办件601.1万件。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兑付金额9287.8万元,惠及企业群众1.8万家(人)。

二是推动转型升级。坚持梯次培育。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推进工业企业“13581”龙头培育工程,今年1-5月,80家“13581”龙头培育企业实现产值303.7亿元,同比增长18%,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6个百分点。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3家。顶格推进安徽(阜阳)高等研究院建设,推动首批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动数字赋能。积极争取省级数字化转型政策资金支持,3个开发区相继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全市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龙头企业示范项目和中小企业示范标杆项目16个。全市已完成规上数字化改造企业超过800家,覆盖率超过60%。

三是强化要素供给。缓解融资难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融资体验官”制度,组建企业融资服务专班,建立融资需求摸排和快速响应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91.3亿元、较年初增长7.7%,贷款户数36万户、较年初增加3.3万户。出台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方案及管理办法,围绕我市十大特色产业,加快设立主题基金。加强人才建设,认真落实“颍淮英才计划”“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深入开展“凤还巢”人才回归工程和“一接两行”(对接联系高校、招才引智高校行、阜阳学子家乡行)等活动。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5844人次,其中高级工及以上5080人次。破解土地制约,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速“腾笼换鸟”,强化空间扩容,推动“工业上楼”。全市开发园区挂牌出让“标准地”18宗、912.5亩,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率达100%。

四是加快招商引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效行动,积极构建“领导带头、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招商机制,按照“龙头+配套”招商策略,综合运用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促进项目投资合作。2024年1-5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8个,超序时进度3.7个百分点。加强项目调度推进,现场核实项目建设进度,每月编发招商引资工作简报,通报各地招商项目推进情况,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推动招商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依托链主企业招商,发挥“链主”企业在本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挖掘有效投资线索,锁定招商目标企业,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级和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支持引导,创优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不断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企业引育。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具有延链、补链、强链功能的重大项目,带动一批配套企业落地。大力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做实专精特新“后半篇文章”,汇聚优质资源要素,为专精特新企业蓄力赋能,分行业打造产业“尖兵”。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注重培育“链主”“群主”企业。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快建立研发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1+N”创新工程,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三是加强要素供给。以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为抓手,健全要素前置、跟进机制。深入实施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工程,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加大民营企业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支持。持续实施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全面实行开发园区“标准地”制度,加速推进“腾笼换鸟”。

四是优化服务保障。继续推进企业大走访活动,明确走访任务,拓宽走访范围,建立走访清单和问题台账,全面起底化解各类存量问题。继续推深做实包联企业项目制度,用好为企服务平台、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为企服务专窗等渠道,构建“11710”问题办理机制。

感谢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阜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2264104

 

 

                       阜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1日